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讲述了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(Holden)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所发生的故事,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,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。
霍尔顿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,他想作一个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,看护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;他想离家出走,远离尘嚣,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。但是,现实生活中,他的理想却被一一击破。他抱着美好的幻想去学校找妹妹斐琳,眼睛看到的却是墙壁上书写的粗俗词语。当他觉得一切都将如他作愿,向妹妹话别之后就可以踏上离家的旅程之时,妹妹斐琳却执意要求随他同去。霍尔顿心头一阵惊恐,随即改变了主意….
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,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,用中学生的口吻和措辞来叙述,既真实可信,有“如闻其声”之功效,又成功地体现了小说的主题。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俗语和粗话,直接体现了小说的反传统的特点。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是美国作家杰罗姆·大卫·塞林格(J.D.Salinger)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。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,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而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。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,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,受到读者,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。
·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位列20世纪最佳小说之林。
·与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、《哈克历险记》并列为美国文学的“三部完美之作”。
·2005年,美国代杂志将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列在自1923年至今的百大英语小说榜上。
评论者则认为书中主角离经叛道,逃学, 吸烟,喝酒又满嘴粗话,会给年轻读者带来不良影响。当时许多图书馆及学校将之列为禁书,并被列在美国最具挑战图书榜上。但现在这本书的是很多美国学校的指定读物。有评论家说,“它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”。而且有学者认为,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。
课程特色
词汇的提升:通过在语境中学习词汇,拓展中高级词汇量、理解不同语境下词汇的含义。
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、故事结构、人物性格的分析,学会深度思考、分析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,进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、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在北美的教育体系中,非常鼓励同学们making connection。课程让孩子将所学内容与先前的知识,经验,熟悉的内容以及与世界建立关联,搭建自己的思维。
写作能力的提升:通过阅读,学习文学元素,进而学会用文学的手法表达自我想法,提高写作能力。
教学内容
每次课都会有一个教学目标,例如:人物关系分析,主题讨论、故事情节分析等。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,并尽可能采用思维图形、图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元素、归纳总结、整理思路。
#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教学内容及预习作业。
学习小说的几个要素
学习故事情节中的冲突(conflict): 先学习定义,再做练习,从书中找到例证。
学习主题(theme):从书中找到与主题相关的例句,并分析它们是如何表现主题的。
预习作业
课程导师
#我们的外教老师均来自北美一线教师队伍,100%持有教师资格证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资格证,教龄在五年以上,教学经验丰富。